貧血怎麼辦?貧血補鐵會好嗎?認識貧血原因、症狀及保養方法
常常覺得容易累、注意力不集中,從地上站起來就頭暈目眩,看到「滿天全金條,要抓沒半條」,小心貧血可能已經找上你!貧血很嚴重嗎?什麼是貧血?貧血種類有哪些?造成貧血的原因是什麼?本文將介紹貧血的種類、原因、可能是貧血的症狀以及有助於改善貧血的食物清單,一起來瞭解吧!
什麼是貧血?
對人體而言,氧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所謂的貧血,指的就是血液中負責攜帶氧氣至身體各部位的紅血球細胞數量不足或功能受損,貧血會影響身體供氧的能力,讓身體難以維持正常的機能運作。
紅血球細胞濃度標準為 400~600 萬/uL、正常女性的標準為 380~550 萬/uL,過高或低都算是異常;而成年男性的血紅素含量低於 13.0 g/dL、成年女性低於 12.0 g/dL,就算是貧血。
貧血頭暈怎麼辦?常見7種貧血症狀
人類的紅血球由骨髓製造,壽命約為120天。如果紅血球製造數量不足、機能缺陷或大量流失,就有可能造成貧血,如果發生貧血狀況,身體可能會有多種不適反應,以下為常見的7種貧血症狀,若出現相關症狀且一定時間內沒有改善,建議至醫療院所檢查是否有貧血的情況。
1.頭暈
貧血影響了身體供氧的機能,大腦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時造成頭暈感,這種頭暈感在猛然改變姿勢時(例如蹲下後突然站起來)特別明顯,因為劇烈動作會讓血液暫時局部供應不足,放大了紅血球缺乏的影響。
2.疲倦
由於氧氣在細胞內參與產生能量的過程,如果體內缺乏足夠的氧氣,身體的能量供應受到影響而感到特別疲倦、虛弱和容易疲勞,無法有充沛的體力應對日常活動。
3.心悸
心臟是輸送血液到身體各處的「幫浦」,當貧血影響供氧機能,心臟會加快跳動以試圖提供更多氧氣到身體各處,一旦心臟跳動過快或規律不穩定就會感到心悸。
4.呼吸急促、易喘
貧血導致身體供氧不足,身體會自動調節加快呼吸頻率,此時呼吸便會變得更加急促、容易喘不過氣。
5.皮膚蒼白、皮膚發黃
紅血球中的「血紅素」是皮膚看起來「白裡透紅」的原因,當紅血球數量不足,皮膚看起來自然就顯得蒼白;若是紅血球代謝功能受損,皮膚則可能呈現發黃的現象,因為身體無法正確分解老化的紅血球,血紅素無法正常的「回收」轉變為膽紅素,進而使皮膚和眼睛等部位呈現黃色。
6.集中注意力困難
身體能量供應不足、感到疲倦時,可能間接導致集中注意力困難,若是因為貧血導致身體供氧不足、能量不足,就會讓注意力難以集中。
7.心臟肥大
為了補償缺氧,心臟需要更加努力地跳動以輸送血液與足夠的氧氣到全身,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下,心臟可能因為長時間的過度工作而肥大,增加身體的負擔。
貧血使供氧異常時,身體會努力「調節」使各部位獲得足夠的氧氣與能量,當「調節不過來」時就可能發生上述的症狀,因此可不能小看貧血對健康的影響。
為什麼會貧血?貧血原因種類大不同
那麼貧血是怎麼造成的呢?下方為您解析6種可能導致貧血的原因:
1.缺鐵型貧血:
缺鐵型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之一,可能因為飲食不均衡或吸收效率不佳,讓身體缺乏足夠的鐵質,鐵質是血紅素的重要組成部分,缺鐵會阻礙紅血球合成,導致貧血的狀況出現。
這類型貧血可能由於營養不良、慢性失血(例如月經過多、消化道出血)、腸道問題或其他疾病導致的鐵質吸收不良而引起。
2.地中海型貧血:
地中海型貧血是一種「遺傳性貧血」,也就是病因大多取決於先天基因。
地中海型貧血主要是血紅素的合成發生問題,導致紅血球無法正常發育、影響紅血球細胞的壽命。這種疾病多見於地中海沿岸地區,因此得名,又稱海洋性貧血。台灣約有6~8%的人口患有地中海貧血。
3.再生不良性貧血:
再生不良性貧血是一種相當罕見的貧血,通常是因為骨髓失去正常功能而無法製造足夠健康的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
遭受感染、化療輻射或藥物影響,都可能是發生再生不良性貧血的原因,此時不僅因紅血球減少而貧血,同時也會影響到白血球和血小板數量,提高感染、瘀斑和出血風險。
4.惡性貧血:
惡性貧血是一種因自體免疫疾病導致萎縮性胃炎而引發的大球性貧血,胃壁細胞若遭破壞或因老化而機能減退,無法吸收營養素B12,人體的造血功能將受到影響,包括紅血球無法正常成長分裂,導致容積異常、白血球減少或血小板低下。
5.溶血性貧血 :
溶血性貧血可能的病因分為遺傳性因素與後天因素,遺傳性因素多為紅血球缺陷,後天因素則包含自體免疫疾病、感染等原因。紅血球在生命週期未到時就被過早破壞而被提前分解,造成紅血球數量減少、氧氣運輸能力下降。
6.失血性貧血:
失血性貧血是由大量失血引起的一種貧血形式,可能原因包括外部創傷、消化道潰瘍、女性月經血量過多、手術後出血或內部出血。失血導致血液中紅血球數量急遽減少,通常在止血、補充血液(例如輸血)、處理大量出血的原因後就會漸漸恢復。
關於貧血你可能還想知道的精選Q&A
Q1:哪些人容易貧血?
貧血除了特定種類為遺傳性的貧血,生活習慣、飲食、身體狀況也有可能是影響貧血的重要因素。
- 擁有貧血家族病史的人可以多加注意是否有遺傳性的貧血。
- 經血量較多的女性、處於懷孕或哺乳期婦女,應注意是否有慢性失血、貧血的狀況。
- 腸胃道癌症、長期藥物濫用、全素食者、常飲茶與咖啡者等族群,應注意是否有營養素攝取或吸收不足而導致造血機能受影響的情況。
Q2:輕微貧血補鐵就好了嗎?
如果是缺鐵導致的輕微貧血,日常飲食正常均衡、補充富含鐵的食物,大多可以得到改善。但貧血成因多元,如果有疑似貧血的症狀或已經檢查出貧血的指標,還是建議到醫院檢查貧血原因,以獲得更好的治療與改善。
Q3:如何檢查貧血?有自我檢測的指標嗎?
如果時常覺得體力差、頭暈、心悸、臉色蒼白等疑似貧血的症狀,可以先自我檢查眼睛下眼瞼或者翻開下唇,查看齒齦和下唇黏膜色澤,如果顏色蒼白缺乏血色,最好至血液腫瘤科進行進一步檢查。
血液常規檢查(CBC)中有3個重要指標:紅血球(RBC)、血紅素(Hb)和平均血球容積(MCV),3個指數中只要有一項低於標準值,即可判定為貧血,標準值根據性別、年齡等因素有所不同。
貧血吃什麼補血?日常生活中改善貧血的方法
營養均衡,有助於「補血」的食物清單
如果是營養不均衡、營養不良導致的缺鐵性貧血,可以適量補充「含鐵量高」的食物來補血。在極度缺乏資源的年代,有些人會在飯鍋中放上一隻小鐵魚或使用鐵鍋來烹飪食物,以補充鐵元素。但「攝取」鐵質也需要「吸收」才有用,以下食物含有豐富的鐵質及造血所需營養素:
- 富含鐵質及優質蛋白質:紅肉、瘦肉、肝臟等。通常色澤越紅代表含鐵量越多。
- 富含鐵質及有助於紅血球合成的葉酸:深色蔬菜、紅莧菜、紅豆、全穀類。
- 補充維他命C有助於鐵質吸收:柳橙、檸檬、西印度櫻桃等。
同時,餐間或飯後建議避免立刻攝取茶和咖啡等飲料,因為單寧酸會和鐵結合而減少鐵質吸收;如果想要補充鈣質,也最好不要和鐵質擠在同一餐或同段時間,因為鈣和磷酸鹽一樣會妨礙鐵質吸收。如果日常生活中實在無法攝取到足夠的鐵質及營養,也可以諮詢醫生或藥師,評估以鐵劑或營養品的方式來補充!
躍獅藥局|您健康的好鄰居
躍獅藥局秉持道德、專業、親切的理念,30年來提供顧客完善的健康照護與諮詢,是全台第一家藥師親自執業的連鎖藥局,帶給顧客用心、放心、溫馨的專業健康管理服務。除了在社區提供便利、安心、平價的藥妝產品,也長期致力於推動社區衛教,為社區民眾提供免費的預防保健宣導講座以及多項健康檢測,進一步照顧社區民眾的健康。
躍獅線上YesOnLine將基層藥品市場帶進電子商務時代,免出門就能享有同樣安心、平價的多元藥妝選擇,躍獅藥局與您一同守護全家人的健康。
延伸閱讀